2022年12月8日,应兰州大学云顶集团yd222、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邀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会军院士为我院师生作题为“2020年夏季以来我国的极端事件及其成因”的线上学术报告。报告由勾晓华教授主持,通过线上会议进行,来自兰州大学与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教师、本科生、研究生共约380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原因是学术界和公众广泛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王会军院士首先介绍了近三年我国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如2020年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暴力梅雨、7月华南地区的“空台”现象和2021年7月郑州大暴雨等。其次,王会军院士以时间轴的形式,对这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成因进行详细剖析。利用数值模拟实验,综合考虑海-陆-气耦合过程,揭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的成因。以2021年7月郑州大暴雨为例,王会军院士综合考虑大尺度大气环流和中尺度局地气流变化和地形因素的影响,揭示了郑州暴雨的动力机制,并通过模型模拟结果证明全球变暖对郑州暴雨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后,王会军院士对本次报告进行了简要总结和展望。他指出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具有持续性、群发性和复合性特征,与人类活动和海-陆-气耦合过程有关;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往往是高至灾的,预测水平低,难度大,我们应对这些事件的能力亟待加强。王会军院士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的讲解,让广大师生理解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大气、海温、海冰和地形等地球系统要素可能存在的联系,深刻体会到地球系统各要素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征。
报告结束后,王会军院士与多位师生就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成因和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之间的联系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并且从多个角度对古今气候研究如何相互结合进行了展望。此次报告丰富了同学们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成因的认识,给在场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专家简介:
王会军,1964年1月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气候系统预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亚洲中高纬极端气候的机理、预测预估及其生态环境影响”首席科学家、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挪威技术科学院院士、挪威卑尔根大学荣誉教授、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联合科学委员会委员、WCRP中国委员会主席、挪威极地科学研究院委员《科学通报》副主编、《大气科学学报》主编。长期从事气候变化、短期气候预测和古气候领域研究。